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亚市耕地地力保育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速冻食品改良剂 发布时间:2024-08-03 17:04:02《三亚市耕地地力保育工作方案》已经六届市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详情介绍
《三亚市耕地地力保育工作方案》已经六届市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三亚市两区六镇耕地面积182445亩,其中水田96120亩,旱田27360亩,旱地58965亩。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一年四季都能够直接进行不间断种植。因长年种植,而农民养田意识薄弱,让已经发育到老年期的土壤越发贫瘠。通过对三亚市耕地质量调查显示,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均会降低,特别是衡量土壤肥沃重要指标的有机质含量,与全国中等水准相比处于较低水平。此外,农民不科学施肥习惯,过量施用化肥,重化肥轻有机肥,乱施、撒施等不正确的施肥方式使化肥利用率降低,导致土壤板结,理化性质下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产量难以提高,产品的质量难以提升,农民增收受困。为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耕地地力保育工作,强化耕地质量建设迫在眉睫。
农作物的健壮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取养分,提高产量的前提之一是地力肥沃,保证充足的养分供应农作物生长所需。当前我市耕地复种指数大,重茬严重,导致耕地养分大量消耗,地力日趋下降,农业高投入低产出,亟需开展地力保育,通过增施有机肥,添加土壤改良剂等措施,有效改变土壤的理化状况,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作物产量。
无污染的土壤是健康安全的农产品生产的基本保障,肥料的合理规划利用能减少化肥用量及其在土壤中残留,为农作物提供营养配方,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当前我市农民存在不科学的施肥习惯,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残留量大,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障,亟需开展地力保育,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在重视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的施用化肥,有效提升肥料利用率,满足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对各种养分的需要,提高作物品质。
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关系紧密,生态环境条件良好,农业生产就发展;耕地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条件恶劣,农业生产就停滞。当前我市由于化肥农药不科学使用,以及作物秸秆的不合理规划利用,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不一样程度的污染,耕地质量下降,亟需开展地力保育,通过秸秆还田等方式,不仅避免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还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肥料的施用量,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实施耕地地力保育主要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和添加土壤改良剂四种方式。计划3年推广应用5万亩,其中2014年1.2万亩,2015年1.66万亩,2016年2.14万亩。示范区建设重点以全市标准化示范园区为主,补贴标准与农户一致,3年计划建立1.7万亩,其中2014年0.45万亩,2015年0.45万亩,2016年0.8万亩,占全市推广应用面积的34%。
通过化验土样养分含量,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和土壤供肥性能,在重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合理施肥配方,通过耕地地力保育服务点和测土配方施肥信息手机应用平台等方式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推广使用配方肥。配方肥根据作物生长对养分的需求按照特殊的比例生产。3年计划推广应用2.3万亩,其中2014年0.6万亩,2015年0.8万亩,2016年0.9万亩。
针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区域,通过施用腐熟的人、畜粪尿肥,绿肥及商品有机肥等有机质含量高的肥料来增加和保持土壤肥力,整地时在田里均匀地撒上有机肥,让土肥均匀混合。瓜菜地一般亩施商品有机肥500公斤左右。3年计划推广应用0.6万亩,其中2014年0.1万亩,2015年0.2万亩,2016年0.3万亩。
利用收获后的作物秸秆,每亩添加秸秆腐熟剂2公斤,尿素5公斤调节土壤碳氮比,在机耕前将尿素和秸秆腐熟剂撒入,通过机耕与秸秆同时深埋混合腐熟,保证充足水分以促进微生物分解秸秆,加速秸秆腐烂利用,使秸秆等有机物料中有机成分快速腐解和腐烂,转变成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一般15-20天后,沤制过程即可结束,秸秆腐熟的标志为秸秆变成褐色或黑褐色,湿时用手握之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3年计划推广应用1万亩,其中2014年0.25万亩,2015年0.3万亩,2016年0.45万亩。
通过施用土壤改良剂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使酸化、板结、施肥过度的土壤恢复活力,改善土壤连作障碍,增强保水保肥能力,提供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在犁地时每亩撒施100公斤的土壤调理剂,伴随机耕与田中土壤混匀。3年计划推广应用1.1万亩,其中2014年0.25万亩,2015年0.36万亩,2016年0.49万亩。
实施3年政府资金预算总投入1746万元。其中市政府投入经费1200万元,镇政府(区管委会)投入经费546万元,大多数都用在推广应用补贴1638万元(包括1.7万亩示范区建设),建设耕地地力保育服务点36万元,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手机应用平台40万元,工作经费32万元(详见附表1)。
耕地地力保育采用物资补贴或资金补贴的形式,补贴标准按市政府补贴40%,镇政府(区管委会)补贴20%,种植户投入40%执行,并依据市场价格的变动和实施情况做调整。补贴物资发放之前要求种植户填报申请表,申请的种植户必须已经购买自己所需投入的40%物资或耕作资金,由各镇区审核,凭借购买自己需投入物资的发票和申请表向政府领取补贴物资。各耕地地力保育措施实施田块由市、镇农技部门依据历年测土配方施肥结果具体确定。
市政府以实物形式补贴40%的配方肥,即80公斤/亩,折算资金为320元/亩。镇政府(区管委会)以实物形式补贴20%的配方肥,即40公斤/亩,折算资金为160元/亩。种植户投入40%的配方肥,即80公斤/亩,折算资金为320元/亩。
市政府以实物形式补贴40%的有机肥,即200公斤/亩,折算资金为400元/亩。镇政府(区管委会)以实物形式补贴20%的有机肥,即100公斤/亩,折算资金为200元/亩。种植户投入40%的有机肥,即200公斤/亩,折算资金为400元/亩。
市政府补贴总投入的40%,其中以实物形式补贴每亩所需的材料,即2公斤秸秆腐熟剂和5公斤尿素,折算资金为30元/亩;以资金形式补贴机耕费42元/亩。镇政府(区管委会)资金补贴20%,即机耕费36元/亩。种植户投入40%,即机耕费72元/亩。
市政府以实物形式补贴40%的土壤调理剂,即40公斤/亩,折算资金为40元/亩。镇政府(区管委会)以实物形式补贴20%的土壤调理剂,即20公斤/亩,折算资金为20元/亩,种植户投入40%的土壤调理剂,即40公斤/亩,折算资金为40元/亩。
计划实施3年,预算政府总投入资金1746万元,其中2014年430万元(市政府投入300万,镇政府投入130万),2015年586万元(市政府投入400万,镇政府投入186万),2016年730万元(市政府投入500万,镇政府投入230万)(详见附表2)。
通过耕地地力保育项目的推广应用,可实现节本、增效、环保型农业生产,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通过实施耕地地力保育措施,亩预计可实现增效800元以上,3年推广应用5万亩,增收4000万元以上。政府通过耕地地力保育项目共投入1746万元,引导带动种植户投入1092万元,从而促进耕地地力保育工作推广应用。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业科学技术的最终实践者和直接受益者。耕地地力保育措施的推广应用,让农民亲身感受到科学技术带来的实际效益,改变农民乱施化肥的不良习惯,树立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开展耕地地力保育的意识,减少化肥用量,充分的利用秸秆残渣及增施有机肥料,减少生产的全部过程对土壤和灌溉水的污染,有利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改良土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成立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分管副秘书长、市农业局局长为副组长,市财政局、监察局、审计局、物价局、各镇政府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统一组织协调耕地地力保育工作,各成员单位要落实专人负责,密切配合,认真开展耕地地力保育工作。
耕地地力保育工作涉及面广,持续年限长,领导小组各责任单位要紧紧围绕保育目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把任务细化到个人,将工作落到实处。市农业部门牵头负责耕力地力保育工作的统筹实施和审核验收,提供技术指导服务;镇政府要履行属地责任,负责宣传发动农户参与,组织实施耕地地力的推广应用;市财政、监察、物价等部门负责资金的筹措和监督管理;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负责配合开展地力保育示范区的建设。
耕地地力保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公益性的农业服务工作,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应格外的重视,将耕地地力保育经费列入每年的预算中,变成常态性的经费安排,并确保耕地地力保育工作开展的全部资金的落实到位,正常运转。
充分认识到耕地地力保育宣传、培训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充分的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通过会议、报纸、电视、信息平台、互联网、张贴宣传标语、印发技术资料等形式对耕地地力保育工作进行宣传报道,提高广大农民的耕地保育意识。加强对镇、村级技术人员和农民的培训,使种植户了解耕地地力保育工作的长远效益及掌握耕地地力保育有关技术,促进耕地地力保育工作切实有力地长期开展。
市、区镇及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补贴发放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按照补贴标准和补贴办法中的有关要求,切实把好审核关,让惠民措施真正让农民受益。同时,加强补贴资金和物资的使用与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专人负责,确保各项补贴种类的发放公平、公正、公开,每项支出去向明确并记录在册,存档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