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食品着色剂:好颜色未必不安全
)色泽诱人的美食总令人胃口大开,但如果听说哪种食物的“花容月貌”与食品着色剂(食用色素)(
无论是明朝时就有的色彩丰富的江浙美食千层糕,还是历史同样悠久的用红曲和淀粉(一说面粉)制作的北京传统风味小吃灌肠,着色剂对一款美食的“画龙点睛”由来已久。那么,人们对着色剂到底有哪些担忧?食品科学领域的专家又是怎么样看待这样一些问题的呢?
“颜”与“色”不仅体现美食的风味和新鲜程度,还影响食用者的心理——那些色彩明丽养眼的食物,更容易获得青睐。
不过,大自然赋予食物的“美色”常常很脆弱,持久性较差。无论是烹调、加工还是储存,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颜色的改变。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院长王蓓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正常采访时介绍说,食物在加工和熟制过程中,因为气温变化、水分流失或受到机械损伤等原因,内源性天然色素会发生一些改变,从而可能会引起食物变色、褪色甚至失色。
颜色的改变比如水果、蔬菜等工艺流程中发生的“褐变”(色泽变暗或变成褐色),看起来确实不那么让人赏心悦目。因此,饮食业不得不考虑在必要的时候,通过加入食用色素——着色剂来改善因加工导致的食品天然颜色的劣变,“修复”和提升食品的感官属性,让我们消费者面对食品时产生心理愉悦和购买欲望。
这种赋予和改善食物色泽的着色剂,是相关国家标准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中的一个重要门类。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中允许使用的有60余种,按照它们的来源和性质可大致分为天然着色剂和合成着色剂两大类。
天然着色剂大多数来源于天然色素,按来源不同分为3类,一是植物色素,如甜菜红、姜黄、β-胡萝卜素等;二是动物色素,如紫胶红、胭脂虫红等;三是微生物类,如红曲红等。
合成着色剂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两类,一是偶氮色素类,如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柠檬黄等;二是非偶氮色素类,如赤藓红、亮蓝等。所谓偶氮和非偶氮,主要指色素分子结构中含有的氮原子数量是否是偶数。一般来说,非偶氮色素的牢固度相对更高,制造工艺相对复杂,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也高。
着色剂的作用并不仅限于食物“美颜”,有些着色剂本身还具有生理活性和营养价值。例如大范围的使用在果汁饮料的β-胡萝卜素,不仅是维生素A原(在体内可转变为维生素A的物质),还具有非常明显的抗氧化、抗衰老等功能,而红曲红色素,则具有降血压等功能特性。
草绿色的奶油冰淇淋、天鹅绒色的蛋糕,烧烤牛肉色的炸薯片……这些因为“略施粉黛”而让一些人食欲满满的食品,却让另一些人感到不安。
一方面,不少人对把“化工合成的色素”吃到嘴里这件事儿总感觉不那么靠谱,另一方面,以往新闻媒体报道过的“染色馒头”“染色三黄鸡”等,虽只是着色剂被超范围使用的个案,却被错误地解读成“添加色素就等同于假冒伪劣”。
事实上,着色剂在全世界内都是被认可和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同时,国内外对它的使用与标识也均有明确、严格的规定。我国GB2760明确规定了允许使用的着色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及对应的使用限量或残留量。
王蓓分析说,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得以掩盖食品不良品质和掺杂使假为目的。染色馒头等个案之所以受到严厉查处,还在于染色用的着色剂柠檬黄虽然安全性较高,但国家标准规定不能用于馒头等蒸煮面制品。不法分子用柠檬黄将卖剩的馒头伪装成玉米面馒头,属于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类似这样的案例,恰好说明我们国家对着色剂有很严格的安全管理要求,而不是什么所谓着色剂“有毒”的佐证。
事实上,我国每种着色剂在批准使用前都一定要经过一系列建立在慢性毒性试验基础上的严格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王蓓介绍说,慢性毒性试验目的是观察接受实验的动物长期少量摄入受试物所产生的反应,从而确定受试动物长期摄食某种受试物而无任何中毒表现的每日最大摄入剂量,也叫最大无作用量(MNL),单位为mg(摄入量)/kg(受试动物体重)。然后将这个MNL值除以100,就是人体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L)(单位同上)。
举例来说,合成色素苋菜红的大鼠(实验动物)的最大无作用量(MNL)是50mg/kg,将这个数值除以100能够获得0.5mg/kg的ADI。如果一个人的体重是60kg,那么他每天吃苋菜红的上限是0.5*60=30mg,即这个人终生每天都吃这么多苋菜红,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健康危害。
同时,国家食品添加剂监管部门也会考虑不同食品的组成成分、加工工艺和食用习惯频次等摄入量指标因素,将每种着色剂适用的食品范围、添加量等信息在国标中进行注明。比如按照GB2760要求,柠檬黄这种合成色素只能用于风味发酵乳、冷冻饮品(食用冰除外)、果酱 、蜜饯凉果、装饰性果蔬、腌渍的蔬菜、熟制豆类、加工坚果与籽类等30类食品中,并且明确限定了其在每一类食品中的最大添加量。
天然色素因为天然存在于人们熟悉的动植物或微生物中,如从紫胶雌虫分泌的树脂状物质中提取的紫胶红,从葡萄皮中提取的花青素等,所以很多人认为它们的安全性比化学合成的更高。但从科学评估的角度看,答案可能并非如此。
王蓓解释说,食品科学领域有句话叫做“万物皆有毒,关键看剂量”,天然色素也不例外。除了剂量问题,科学家们还要研究存在于一种食品中的天然色素被提取出来用到另一种食品中时,是否会和后者中某种成分发生反应,进而形成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也有研究认为,天然着色剂提取工艺复杂,提取物中往往含有一些无法被分离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同时,天然色素在工艺流程中易发生结构改变,这一些都会带来安全风险。
因此,在食品科学家眼里,安全是相对的,天然着色剂不一定就比合成着色剂更安全,它们的安全性都要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进行风险评估,只有通过风险评估,才能被允许使用。
此外,很多人疑惑为什么已经有天然着色剂还要合成这么多化学着色剂?王蓓分析说,问题大多有两个方面,一是很多天然着色剂不稳定,预热等会发生颜色改变,二是天然着色剂都是从动植物中提取得到的,工艺相对复杂,提取成本相对较高。
合成着色剂就是针对天然着色剂的上述缺点而开发的,色泽鲜艳、着色能力强、稳定性高、水溶性好、易调色、品质均一,且效果持久耐用。另外,因为人工着色剂的合成技术成熟,制备简单,其成本也相对低廉很多。
本身不具有颜色,但当加入食品后能与其中的成分结合而产生鲜红的颜色或使食品的色泽得到一定的改善(加强或保护)的一类物质。用于肉制品的护色剂,能与肉及肉制品中的呈色物质发生作用,使之在加工、保藏后呈现出良好且稳定的色泽。大家熟知的维生素C,则常用于某些水果罐头、果汁饮料的护色。
一些食品护色剂除可护色外,还有独特的防腐作用,如亚硝酸盐不仅可大大降低和抑制肉毒杆菌毒素的产生,而且还具有提高肉制品风味的效果。但考虑到其安全性,在使用范围及用量方面有严格规定。(李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