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为食品制造业科学技术创新与科学普及献计献策

  现实中,人们说到食品添加剂往往先想到的是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不少人因此“谈添加剂色变”,事实上,它们都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那么食品添加剂究竟是什么,又该怎样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呢?

  日前,在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和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共同主办的2024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期间,同步举办了“透过食品添加剂谈食品制造业的创新与科普”专题会议,会议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天津科技大学校长路福平和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前主席、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前副主席Vish Prakash共同主持,来自政府、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国内外专家学者通过专题报告,以食品添加剂为案例,围绕其科学认知、研究成果、管理的科技支撑以及天然、健康等发展的新趋势,深入探讨了食品添加剂在中国食品制造业创新发展中的应用与价值,并针对新媒体时代有效开展科学普及的路径和方式献计献策。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在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二级巡视员郝明虹介绍,市场监管总局组建以来,在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领域开展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体系设计的具体方案》项目中建立了食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分析系统、发布系统、响应系统和再评估系统,并组织了大宗食品安全认知调查、建立了食品安全标准法规及标准数据库、修订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指标解读词库等。郝明红表示,食品安全及其舆情环境与10年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持续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解析和消费提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区域合作、食品安全知识进大学校园活动、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等,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

  为保障消费者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设立了专门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负责建立全球统一的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原则和方法,并在国际层面开展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我国作为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CCFA)主持国,结合我国国情,开展了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那么,我国的食品添加剂是否对标了国际,应对标谁、怎么对,对标国际后又能怎么样?对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三室主任张俭波谈到了我国食品添加剂与国际食品添加剂的现状。张俭波表示,国际食品添加剂的标准化工作主要由CCFA负责,其产出包括法典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SFA)、食品添加剂标识标准、功能和国际编码系统等。科学支持由JECFA提供,负责制定食品添加剂的风险评估原则和方法,并开展具体的安全性评估工作。此外,欧盟、日本和澳新等均有不同的食品添加剂管理方式。在“怎么对”方面,张俭波强调,食品添加剂管理上应以科学为基础制定管理措施,各国均根据具体的真实的情况制定具体管理措施,而非照搬食品添加剂的具体使用规定;在食品添加剂评估上,要遵循相同的原则和方法,具体评估过程应该要依据本国的实际数据;同时在程序的公开与公正上,各利益相关方应充分参与。张俭波表示,在对标后,管理措施上要紧紧围绕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工艺必要性,以科学为基础制定管理措施,并考虑到我国的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情况。

  随着科技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更高追求,各种高甜度、低热量且具有功能特性的新型甜味剂相继问世,满足了花了钱的人食品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与此同时,花了钱的人以甜味剂为代表的食品添加剂是不是真的存在健康风险也产生了一些疑虑。

  多伦多大学营养科学与医学学院教授John L Sievenpiper阐述了非糖甜味剂在公众健康中的角色,特别是它们与糖替代相关的国际准则。他表示,非糖甜味剂的争议源于需要评估其对健康的风险和营养价值。不同机构对其影响的研究动机不一,导致了观点分歧。加拿大等国的食品指南建议减少游离糖摄入。减糖策略中,低热量无热量甜味剂(LNCS)被推荐为一种选择,但世卫组织的最新膳食指南未明确提及替代字眼,造成不一致意见。研究指出,随机控制试验和观察性研究结果在LNCS的使用上出现差异。随机对照实验显示LNCS短期内可能会引起体重减轻,而长期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此外,John L Sievenpiper还探讨了预期替代、注意标准替代、参考替代三种不同的饮料替换方法对体重和心血管健康的潜在影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霍军生指出,糖对于人类味觉识别食物安全性和营养性是重要的,但由于长期短缺,人类对甜味有更多偏好。但如果糖的摄入超量,则会导致健康问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白准确地提出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每天25克以下。对此霍军生表示,国家减糖政策旨在控制添加糖摄入,特别是儿童的蔗糖摄入量,其中鼓励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来替代蔗糖。现行的甜味物质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包括常见食品(如蔗糖、蜂蜜)、人造甜味剂(如糖精、阿斯巴甜)、天然甜味剂(如罗汉果糖、苷草甜)。此外,低聚糖和某些膳食纤维也具有甜味,可作为糖的替代品。霍军生也同时强调,无糖甜味剂(NSS)或LNCS是减糖的重要方法,但该方法不具有体重控制或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作用。

  美国环境保护署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美国毒理学会执行委员会成员Daniele Wikoff也谈到了去年再次在国际上引起较大热议的甜味剂阿斯巴甜。Daniele Wikoff表示,甜味剂的安全性一直受到公众关注,尤其是阿斯巴甜。许多高质量试验和全球监督管理的机构支持其安全性,但公众仍存在顾虑。每日可接受摄入量(ADI)是评估甜味剂安全性的重要参数,由全球权威机构定期评估。科学家通过一系列分析关键科学数据确立ADI值,考虑所有相关信息,如人体和动物研究数据后,JECFA是确认阿斯巴甜安全性的机构之一,设定ADI为40毫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也进行独立研究,未发现阿斯巴甜与致癌性有确定性证据。“IARC和JECFA的结论均为基于广泛研究,未曾发现甜味剂与癌症之间的相关性。动物研究也显示大部分结果为阴性,表明无直接关联。”Daniele Wikoff同时表示,从生物学机制角度,未曾发现阿斯巴甜与癌症之间有合理的联系路径。因此,现有证据支持权威机构对阿斯巴甜和其他甜味剂安全性的审查结果,认为它们在整体上是安全的。

  南京工业大学江凌表示,酶制剂和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食品品质和功能性有显著作用。工业酶制剂不仅在饮食业中应用广泛,也有助于工业上的节能减排。此外,利用新技术,如基因工程改造微生物生产功能糖,拓宽了食品添加剂的制造和应用场景范围。产品工程方面,2024年新颁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2024 )增加了“酶制剂用辅料”“固定化酶制剂”和“固定化载体”的术语和定义;增加了酶制剂用辅料和固定化载体的技术方面的要求;修改了大肠埃希氏菌的指标要求;增加了酶制剂用辅料名单的附录要求;增加了附录中部分酶活力测定参考方法。江凌表示,中国虽然是酶制剂的生产大国,但并非强国,因此就需要挖掘高稳定性的极端酶。通过研究极端微生物,催生了许多颠覆性技术,并在国际上产生了影响。在甜味剂领域,江凌提到了开发功能性糖作为天然甜味剂的趋势。通过多酶基链的策略和食品合成生物学技术,制备了多样的功能糖产品,并引入膜分离技术提高产品的纯度和商品价值。

  食品添加剂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制造业的灵魂,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制造业。我国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流通到监管等所有的环节都出台了相应要求。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指出了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常见误区,包括食品添加剂有害健康、“零添加”的食品更安全、“无防腐剂”“不添加人工色素”就是无食品添加剂、纯天然食品添加剂比人工合成添加剂更安全、“工业化学品=食品添加剂”等,并提出了六点建议以普及对食品添加剂正确科学的认识,包括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企业自律,依法合规使用;制定食品添加剂核心信息;加强舆情监测,及时辟谣;媒体提高素养,科学正确宣传报道;开展多种形式科学普及,提高居民营养健康素养。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秘书长、副主任苏婧表示,短视频、社会化媒体与网络媒体、电视及报纸和广播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点并不相同。当前,社会舆论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可能成为食品制造业发展的障碍。苏婧表示,我国食品安全与健康舆情呈现五大特点:食品安全舆情高发、频发;新旧问题叠加,舆情压力不减反增;食品安全关乎公众切身利益,舆情燃点极低;信息传播渠道多元,舆情扩散性高、持续性强;舆论发酵具有感性特征,负面影响较大。因此,舆情管理需关注趋势预判、规律捕捉和正面信息传播,而非仅依赖监测和围堵。“案例分析表明,公众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响应复杂多样,涉及广泛的社会共治和行业自我调节,且常受其他社会问题影响。”苏婧表示,如海克斯科技的背后便隐藏着有关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公众早已形成的“食品添加剂对身体有害”的认知也更加根深蒂固,对食品添加剂的不积极的情绪持续高涨,对此要发挥食品安全与健康领域专家的意见领袖作用,联合主流媒体、行业媒体形成有效的传播矩阵,以人民群众为核心开展食品安全宣传科普工作,合作共建有效的传播平台/媒介。(叶田田)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Copyright © 2017-2020 华体会体育棋牌 版权所有  豫ICP备160350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