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中国14的馒头13的方便面、12的火腿肠、35的汤圆⋯
1999年,刘卫平和刘福平这对湖南兄弟,想要开个辣条加工厂。在全国考察了一圈,刘氏兄弟对着一张地图,把目光聚在了河南,最后在一座城市上画了个圈:漯河
回忆此事,刘卫平的描述很淡然:“都是做食品生意的,双汇可以把火腿肠做出名声,我们也应该去那里。”这个波澜不惊的选择,最终造就了一家著名食品品牌——“辣条一哥”卫龙。
被漯河吸引来的,不止是刘卫平兄弟,还有日本火腿株式会社、香港华润、中粮集团、旺旺集团、江苏雨润、太古可口可乐……个个都是饮食业的一方诸侯,漯河也因此成为中国唯一的“中国食品名城”。
食品巨头们看上的,是漯河乃至河南的先天禀赋,对于饮食业来说,河南拥有丰富的原料优势,是天赐的产业福地。
从2012年到2022年,河南的小麦亩产由392.9公斤增至447.31公斤。以提高了54.41公斤的平均亩产,实现了13.8%的增幅。
河南,每年生产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自2017年起,连续5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小麦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2021年,在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仍达1308.8亿斤。
2022年,河南省夏粮再获丰收,产量762.61亿斤,再次创造历史新高。
这让河南为全国人民带来了最好的馈赠:每年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够1亿人吃600天,是全国五个粮食净调出省份之一。
丰沛的粮食产量,还推起了一个下游产业。河南是生猪养殖大省和外调大省,常年生猪饲养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是全国重要的生猪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021年,河南生猪存栏4392万头、出栏5802万头,分别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三位。
河南曾经有一句顺口溜:“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没法活,早上汤、午饭糠,晚上稀饭照月亮”,另一句,叫作“小麦小麦,不过一百”。
前一句,描述了青黄不接的缺粮时刻,不得不大量依赖代用品。后一句,记载了粮食亩产的低水平。
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就是河南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赶上青黄不接,就必须仰仗从江苏、山东、河北借粮过日子。
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河南粮食总产量从1949年的142.7亿斤,增长到1990年的660.6亿斤,不仅结束了“借粮”过日子的岁月,还变成了每年外调粮食的产粮大省。
但新问题也随之而来:农民肚子虽然填饱了,但靠种粮富不起来,农民收入比全国平均收入低300多元。
农业养活了河南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农业也一度“拖累”了河南经济的后腿。
1993年1月,河南省领导顶着纷飞大雪,到蔬菜种植大县新野县做调研,当地一位菜农告诉他:上好的菜一天也只能卖8-10块钱。
传统农业模式下的农民耕种,绝大多数都是家里有什么种子种什么庄稼,粮食质量参差不齐,达不到粮食收购标准,经常有粮卖不出去。
河南历史上最严重的一年,延津县粮管所所长刘建顺从河南跑到河北,又从河北北上到辽宁、吉林,最后拐到内蒙山西,硬是没卖出去粮。而当时整个河南省的仓库里,囤了2500万吨粮食无人问津。
与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相比,在河南的经济结构中,农业占比较高,工业占比较低。以1990年为例,当年河南农业和工业在经济中的占比分别为34.9%和35.5%。
相比之下,广东省的农、工业占比分别为24.6%和39.5%,即使与全国中等水准相比,河南农业占比高出了7个百分点,工业占比则低了6个百分点。
每次对外宣传时,河南除了是“农业大省、工业小省”,还要外加一个“财政穷省”。
要不要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河南不是没考虑过。当时河南一些乡镇干脆放弃了农业,农民也不种粮,跑到沿海地区去打工。
但河南作为一个农民占70%的农业大省,不发展农业,近7000万农民怎么样找到生计?一亿人难道又要回到过去“借粮”填饱肚子的日子?
更重要的是,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河南作为第二大产粮大省,一旦农业和粮食出了问题,势必会危及国家大局和全省的稳定。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所长王凤忠根据农产品的加工程度,提出一个“三刀模式”:
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农民要赚钱,就要把粮变成餐桌上的食品。甚至是附加值更高的工业品。
当时的河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个与“三刀模式”异曲同工的“方子”:以农兴工、以工促农、农工互动、协调发展,(农业工业)两篇文章一起抓,(工业增长缓慢、农民增收困难)两道难题一起解。
比如,漯河,这个资源匮乏的平原城市,就依托周边发达的畜牧业、小麦、玉米等农产品,培育出了双汇、、龙云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吸引了不少产业链上的企业在漯河集聚。
当河南进一步明确依托农业,做强工业的道路之后,漯河的食品制造业也修炼出更高境界。
漯河市郾城区商桥镇李纪岗村的石国军,是当地的种粮大户。他承包了900多亩地专种优质小麦。
自从明确了农业在河南经济中的地位后,为了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提升农民收入,河南落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
像石国军这样承包了几十、上百亩地的种植大户,已经摆脱了传统农业时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方式,从播种、施肥、灌溉再到收割,农户一个电话,农机就开始在农田里忙碌开了。
小麦成熟后,河南省雪健实业有限公司直接到地里把小麦拉到漯河经开区工业园里,在这里完成了从农产品到食品的转变:
先被送到雪健面粉厂的车间里,变身为面粉、麦芯饺子粉、面条;面粉在园区拐个弯儿,来到漯河联泰食品有限公司,在这里被加工成虾条;也可以加工成淀粉,成为隔壁双汇肉制品加工的原料……
在这个几十平方公里的地方,小麦在沿着产业链延伸的同时,也实现了价值的提升:一吨小麦的成本大约为3800元,精加工成休闲食品,每吨价值提升至4万-7万元。
饮料制造线上,漯河周边的玉米被送到经开区嘉吉公司的车间,制成的糖浆,直接通过管道输送到隔壁可口可乐的车间里,实现零物流;辅料园生产的香料、调味品无需出园,直接送到双汇、卫龙的车间里……
这种从农产品到食品的转换,就是河南后来探索出的,让农业与工业一起发展的“订单农业”:食品公司依据自己的需要,一边与种子公司签订种子合同,一边与农民签订订单。
这种做法减少了农民种粮的盲目性,与市场企业的需求匹配,解决了过去“卖粮难”的难题,给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同时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原料支撑。
如今,漯河已云集美国杜邦、日本火腿株式会社、康师傅、老干妈、中粮集团等国内外食品品牌都来漯河投资建厂,形成了以双汇为代表的肉类加工集群、以卫龙、为代表的粮食深加工产业集群、以可口可乐和统一为代表的饮料产业集群优势产业集群。
2003年起,漯河还举办“中原美食节”,进一步拉升自己作为食品之城的形象与地位。如今,靠着这些优势产业集群,漯河的食品产业规模已经占到全省的1/6。
在漯河从一座中原内陆小城发展成食品名城过程中,也能一窥河南食品产业的发展路径:发挥产业链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带动作用,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推动产业集群聚集发展;打造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以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做大饮食业这个蛋糕。
郑州、许昌、驻马店、周口、安阳、鹤壁这五个食品产业聚集区,其成长路径与漯河相似:三全、思念等速冻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了速冻食品产业集群形成,郑州也因此成为“速冻食品之都”;鹤壁也依托大用食品、中鹤集团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发展成千亿规模的食品产业集群……
这些规模以上食品产业聚集区,撑起了河南食品产业万亿规模,也推动了河南从“中原粮仓”到“国人厨房”的转变。
如今,全国1/2的火腿肠、3/5的汤圆、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4/5的酸辣粉,以及7/10的速冻水饺,都是“河南造”。
更神奇的地方还在于,河南能“反客为主”,把另外的地方的小吃在河南发扬光大:
源于川渝的酸辣粉,在河南落地生根,开封市通许县丽晶食品产业园,年产7.2亿桶酸辣粉,已是全国最大的酸辣粉生产基地;
兴起于湖南的小吃辣条,被刘卫平兄弟带到漯河,在这里创办“辣条一哥”卫龙,还带动了河南一个百亿级的辣条产业。
河南人在“吃”上使出浑身解数,以至于,其他省份的首富,不是来自互联网行业,就是干新能源、汽车、医药这些高科技行业,而牧原股份的创始人秦英林,却是靠着养猪这个传统行业,一度霸榜河南首富榜多年。
2022年9月,在经历一年多的等待后,昔日“牛肉巨头”河南伊赛等到了博爱县受理其“破产清算案”的通知,迈出破产清算的第一步。
2001年成立的伊赛牛肉,20年时间里发展成为一家业务覆盖肉牛养殖、屠宰分割、肉制品深加工、连锁专卖以及供应链服务的全产业链企业,一度是中国牛羊行业的领军企业,创始人买银胖还和双汇万隆一起,获得“改革开放40年河南省肉类行业功勋企业家”称号。
2021年3月,由于快速扩张与资本运作,伊赛突然爆出欠贷2.3亿的惊天大雷,被新三板强制摘牌。
比如,曾经的养猪第一股雏鹰农牧退市,另一家畜牧上市公司,有着“世界鸭王”之誉的华英农业破产重整,“味精大王”莲花味精也走向没落……
虽然这些都是因为企业自身经营不善,甚至盲目扩张等因素导致,但也反映河南食品制造业的另一面:产业规模大,但优势企业并不多,品牌力不强。
2020年,河南3200多家规上食品企业中,仅1家营收超过500亿元;比规模更令人担心的是,技术和品牌力有限,如精深加工度仅21%,市场创新不足,品牌竞争力不强。
近几年,在继续保持粮食大省地位,强化老品牌企业的同时,一批创新、高的附加价值、绿色的河南企业也正在崛起。
郑州起家的蜜雪冰城,在全国开出了2万家门店,正在冲刺A股“新茶饮第一股”;
位于漯河临颍县的中大恒源,在大健康和绿色转型的风口上实现了“三级跳”,从食品添加剂行业跳到印染行业,再到天然色素,公司从卖产品升级到制定标准,主导或参与了多项天然色素标准的制定……
河南省也在制定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联合食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为食品企业转型提供科研研发服务,推动河南食品制造业向“创新、绿色、高的附加价值”的世界级产业集群转型。
河南粮食,与河南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崛起,分别代表着农业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这代表着一个产业方向:河南以粮食产业与食品加工业作为骨干产业,不再只在于粮食产量的新记录,也不是个别企业的突破,而是产业链带来的整体性聚集优势。
如同小麦成就了方便面,生猪成就了火腿肠。在这条农业产业链上,一手抓住原料,一手抓住精细加工,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它能极大地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聚合产业优势,形成品牌力量,整体对外辐射,带来额外的商业溢价,在良性循环中不断发展。
这种高度关联的产业链,正是河南食品制造业最大的护城河,也是河南农业的出路与未来。
11月22日,曹操出行武汉亚运司机表彰大会暨亚运礼宾车队成立仪式在武汉举行,30余名亚运礼宾司机代表参与了本次活动。此次活动中,曹操出行相关负责人对参与亚运服务的礼宾司机进行了表彰
G219新藏线的勇者之路。我从叶城新藏线公里出发,开电车翻越达坂一直向上,能否成功?
在11月22日,福特探险者家族品鉴之旅登陆山城重庆。作为福特探险者家族新晋豪华代表,福特探险者赤金版无疑是此次品鉴之旅的焦点。探险者作为福特品牌在国内生产销售的最高端车型,自202
在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跨入了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行业成为中国汽车产业高水平发展的战略选择。而在这一背景下,市场上出现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新挑战。不少主机厂虽然享受到了
近日,2023年企业社会责任教育项目优秀案例征集暨第七届CSR中国教育榜奖项正式公布。今年,神龙汽车第四次斩获年度“CSR CHINA TOP100最佳责任企业品牌”荣誉奖项,再度
在杭州亚运会田径4×100米接力决赛中,中国国家田径队以38.29秒和43.39秒的成绩技压群雄,包揽了这一项目男子、女子两块金牌。作为中国国家田径队官方合作伙伴一汽奔腾,此前宣布
11月22日,凯翼汽车在四川成都举行新车上市发布会,定位为“大车级 小旗舰”的新能源精品小车凯翼拾月正式上市,售价5.39-6.99万元,同时,购车用户还将享受心动礼、金融礼、焕新
文/桃李随着消费者购车需求的不断细化,微型纯电车以其独特的市场定位受到了很多有短途代步需求消费者的关注。翻开近期的销量榜单,不难发现,像五菱宏光MINIEV、长安Lumin、熊猫、
11月23日,2023创新纯电动BMW iX1西区黔东南灵感之旅驭电启程。与创新纯电动BMW iX1一起,在风景如画的黔东南峰林间尽享纯粹电动驾趣,体验当地文化传承,感受千古苗寨的
宜家家居营业时间很晚,很适合上班族来这里选购家居用品,驾驶路虎揽胜极光L去宜家选购一些家居用品。(SuperStreet超级街头)
近日,长城哈弗猛龙全国潮改派对在广州美林M·LIVE天地举行。哈弗猛龙潮力全开,宠爱无限,联合众多达人、媒体、改装大咖以及车主粉丝等"超能改装家"一起玩转潮流,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如果你打开搜索引擎,在搜索栏里简简单单的敲上“Wagon”,你会发现除了前两条的百科词条之外,接下来就是“为什么Wagon(旅行车)在中国不流行?”、“瓦罐的悲情之路”、“为什么中